狭义教育的要素(狭义的教育概念)
1、中图分类号,41文献标志码。0291要素。
2、笔者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话,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常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1],或者说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是一切教育者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目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与人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3、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大家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各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4、近几年,大家经常可以从各种资讯媒体上看到或听到,中学生因心理行为问题而导致“离家出走”,“拒绝上学”。“暴力行为”,“违法犯罪”等报道,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普遍引起了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的重视。案例一,山西初二学生泼硫酸案。初二学生陈某平时不爱着惹人。
5、遇事时不愿意白白地受气挨打,但也不愿向他人诉说或向家长老师校方申诉,当再次遇到其他学生挑衅时,将硫酸泼向对方,导致13人毁容。案例二,一女生在上课时听了音乐,班主任要她叫家长来校,这位花季少女既怕掌握着“生杀大权”的班主任,更怕棍棒相加的父亲,她感到无路可走,于是她打开了家中的煤气阀。案例三,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
狭义教育的要素(狭义的教育概念)
1、小学三年级。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姐姐张萍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并大发脾气。
2、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案例四,北京某中外合资寄宿中学高三和高二学生因琐事发生争执。部分高三学生手持棍棒摸入高二学生宿舍,毒打高二学生,造成11名学生受伤,一名学生眼睛被玻璃扎伤,一名学生眼角被打裂。
3、学生惊恐万状,次日上午该班只有8名女生上课。案例五,“云南省公安厅召开资讯会称,2004年2月23日中午1时20分,昆明市公安局接报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发现一具男性尸体。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在该宿舍柜子内共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
4、28天之后落网的马加爵被捕,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这名在中学阶段是如此优秀的学生为何会在大学的校园步入罪恶的深渊,诸多事例足以令社会各界震惊了。
5、”[2]教育。面对这一系列不明智的举动,正说明了当今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对待外界的突发事件。心中的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和排解,这都会使他们内心感到焦虑和压抑,性格变得沉默内向,甚至走上极端。随着社会趋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事情目前是愈演愈烈,中小学生对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即使是大学生也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时难免会手足无措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