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区活动的价值(幼儿园生活区的意义)
1、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大家对区域材料的有序投放,幼儿活动的引导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对区域中幼儿的活动状况却很少进行观察和评价。幼儿什么行为是教师应该及时鼓励。什么行为是教师应该引导和干预的,什么行为是教师应该放手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教师用心的观察和适当的评价。
2、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觉得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观察和评价。区域活动具有开放。自主等特性,能更多地体现幼儿个体的游戏愿望和自主行为。游戏离不开规则。
3、在区域活动中,除了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规则外,还可以把礼仪教育,品格教育融入到区域中去。在幼儿学习了基本礼仪和良好的品格习惯以后,我根据区域的规则要求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在每幅画的右下角写上序号,让幼儿一目了然的观察到区域规则所要求的内容,对幼儿进行隐性教育。
4、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戴入区标志,填写入区表等形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5、及时纠正和处理。在操作区活动中,我发现杨东傲小朋友在玩钓鱼游戏时,把鱼上面的曲别针掰直了,把鱼嘴也撕坏了,我当时问杨东傲小朋友,你知道区域规则中,有一条是爱护公共物品和材料的规则吗。
生活区活动的价值(幼儿园生活区的意义)
1、那你为什么还要把它撕坏呢,这样做不是违反游戏规则了吗。我是看到盒子里有曲别针,还有的鱼嘴上没有曲别针,我想把曲别针别在鱼嘴上。就把曲别针和鱼都弄坏了。了解了具体的情况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
2、让他也试一试,看到他成功后,我及时的鼓励他是好样的。这时教师采用的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同时也提醒其他幼儿注意爱护物品和材料,引导幼儿学习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并使活动更有理。幼儿是否与同伴,材料积极互动,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效果。
3、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以个体,自主学习的方式活动并建构经验的。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同伴的影响,同伴互助是幼儿成长的重要背景和资源。
4、材料承载着教育者的希望和智慧,理应成为吸引幼儿注意,帮助幼儿学习,引导幼儿互动,延续幼儿兴趣的媒介。不同的活动区域,不同特性的操作材料,会产生不同的活动效果。要求幼儿能利用不同材质的积木。对称等方法,搭建出一定规模的建筑造型,说出作品的名称及用途。
5、要求幼儿能主动选择图书,细心观看图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和同伴互相交流。幼儿能扮演各种角色。语言使用贴切。幼儿能主动选择和处理材料,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作品有一定的创造力,顾惜自己的作品。